快捷搜索:  早安晚安励志说说

你敢说奋斗不是为了追求浪漫的人生吗

西班牙《世界周报》有一篇报道说中国的毕业生一开始就是物质的、世故的,没有体验一段浪漫的人生,一种面向心灵的生活方式。

 

报道的前半句我是认可的,中国的高房价、高物价、高医疗确实让人变得现实,就算是很多在校生也已经慢慢物质化。其实很多人不喜欢自己目前的生活方式,试着去改变,但是现实让尝试步履维艰。

 

但是我想,所谓浪漫的人生是怎样的呢?人们努力打拼不都是为了浪漫的人生吗?难道必然与物质化不能共存吗?

 

对于人生,浪漫的定义并不统一,但都与物质充足、两情相悦、无拘无束有关。因为有了充足的物质,生活品质会提高,两情相悦幸福感强,无拘无束做自己喜欢的事情便没有压抑感。在物质与精神都得到充分满足时这就是一段浪漫的人生。

 

毫无疑问所有的人努力奋斗都是为了追求物质丰富,爱情美满,但男人侧重前者,女人侧重后者。有人会说浪漫是奢侈品,这样理解的人多半对浪漫有偏见。浪漫离我们很近很近。浪漫的人生包含物质的丰富,但物质并不是其全部,而物质与精神的获得也并不一定是具体的事物才算是浪漫的人生,浪漫的体验更在于一种心态,一种感觉。

 

优胜劣汰、不进则退的竞争是不争的事实,我们可以看到的每天奋斗的成果就是今天比昨天好,继续奋斗是因为相信明天比今天还好,在这过程中我们感受了物质生活的进步;与两情相悦的人一起经营婚姻,虽然悲喜交加但皆为爱,矛盾本身不讨人喜欢,但产生的意义重大,它是和谐共处的必经阶段,在苦乐夹杂的爱情中我们感受到了爱情的升华。这本身就是一种浪漫的体验,幸福的喜悦,你敢说奋斗不是为了追求浪漫的人生吗?

 

中国人在中国这个大环境生存,必然要适应这个社会。我们会物质,但我们不是只有物质,我们会世故,但我们不是只会世故。除了那些被权利金钱符号化、失去丰满的血肉和灵魂的人,我们都在浪漫的人生路上,停下匆匆的脚步,用年轻的心感受路边野花的独美、泥土的芬芳吧,浪漫的人生不只有玫瑰的香!

 

―谨以此文记录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末至八十年代初的乡村生活

 

我七八岁的时候,每到节日,跟着家里人,到离家不远的村里戏台看戏看电影。平日里,看电影的机会比较多,现在的爱国主义和英雄主义、理想主义都是那时培养起来的。看戏的机会只有除夕过后,正月初二一直能看到正月十五。

 

那时的鲁中乡村,每年在春节以前,都是大张旗鼓的排戏,一般是以村里教师为主,还有一些戏曲爱好者,大家聚到一起,自编、自导、自演一些小戏曲、快板书、相声和传统戏。有的演出剧目,和现在许多电视台综艺节目相比,毫不逊色,可见,老百姓中文艺人才大有人在。一般节目排练二个月,春节前,排练节目就基本定型,就等春节过后,到各村演出,我们当地把这种演出方法称为串戏。

 

没有排练节目的村庄和人数少的的村庄往往被人瞧不起。每个村庄方圆二十里相邻村庄都要去演出,排了戏的村庄要首先进行答谢演出。没拍戏的村庄要对来村演出剧团好吃好喝进行招待,要知道,一般一个村庄相邻十几个村庄,下来也是一笔不小的费用,因此,每个村都会排戏,来应对串戏。

 

春节过后,初二开始,那才真正成为了我们孩子的节日,串戏一般都是在晚上进行,原因是,白天要接待串亲戚的,还有剧团一般年轻人居多,初二男的要看丈人,女的要走婆家,还有那七大姑、八大姨家都是要串的,因此,串戏就集中到晚上了。

 

那时,剧团串戏进村首先敲起喜庆欢快的锣鼓,放上一阵鞭炮,那是告知:来你村串戏了,请做好准备。村干部听到锣鼓声,顺着鼓音,迎到村口,挨个敬烟,把剧团引进村庄戏台。村里人听到鼓声,早已从家里搬出长条凳,一家人坐在一起,戏台下人们秩序井然的坐候着。

 

台上的戏也很快就开始了。一般一个剧团要演二个多小时,演完后,剧团的人敲着鼓,打着锣到另外一个村串戏去了,戏台下的人们纷纷散去,不过凳子是不搬回家的,因为一会可能还有来串戏的。

 

我们孩子是最忙的,回了家,躺倒床上就睡,听到锣鼓声,又赶紧招呼家里人向戏台奔去。有时实在太困了,就睡过去了,第二天醒来,还要问昨天晚上又来了几拨串戏的,演到几时,是哪个村的。就这样一直看到正月十五,有些戏我们也看会、听会了很多,像吕剧《王小赶脚》、《墙头记》、《都愿意》。至今,我还能哼上几段,有的剧团也演古装戏,像《穆桂英挂帅》、《穆桂英大战洪州》、《穆桂英大破天门阵》、《劈山救母》之类,大人们都喜欢,我们孩子听不懂,就在人群四周串着玩,大人这时是不管我们的。

 

串戏剧团一般一个晚上要串两个村庄,最晚的村庄戏要演到深夜一两点才结束,但是,无论再晚,村民就是睡下了,听到锣鼓声,还是穿上过年的新衣服,到戏台前集中,看他们都能背下的台词、唱段。不过这个时候,已看不到孩子了。

 

正月十五过后,串戏就结束了。

相关专题: